2024-07-23 16: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苏州慈善事业的发展,7月22日,苏州市慈善总会组织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会议精神转化为推动慈善工作的强大动力,在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发挥慈善力量。会议由苏州市慈善总会会长徐国强主持,总会分管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总书记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充分肯定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全会的举行,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强烈使命担当,是对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再宣示,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徐国强会长强调,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慈善事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紧密结合党的方针政策,积极发挥慈善组织在促进社会和谐、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为紧密结合慈善工作实际,创新工作方式,提高服务效能,徐国强提出了几点要求:要坚持党建引领,明确现代慈善新使命。慈善事业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指示批示,总会编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省、市关于慈善工作的文件摘编》,将其作为慈善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坚持心系群众,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慈善。将人民的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助、社会公益”三个方面,建立“三张清单”,运用“时间节点法、项目集群法、融合联动法”,助力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贡献慈善力量。要坚持守正出新,开创慈善事业新境界。在坚持传统慈善项目和原则的基础上,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服务模式、技术应用和跨界合作,深化、提升“慈善+信托”“慈善+保险”“慈善+互联网”等创新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民众需求的变化。要坚持制度筑基,塑造规范化慈善新生态。制定并完善了《年度项目手册》《网络项目手册》以及24项制度汇编,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确保慈善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要坚持法治为本,推动法治化慈善建设。严格落实《慈善法》,参与起草《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编印《慈善法、江苏省慈善条例、苏州市慈善促进条例汇编》,落实“阳光慈善”工程要求,严格执行信息公开制度,定期通过“慈善中国”“苏州慈善网”等渠道公示财务、年报、项目等信息,自觉接受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要坚持系统联动,构建全方位慈善联动机制。将慈善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协作联动,一体发展,为更好助力大局有效发挥慈善作用。
苏州市慈善总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提升低保、特困群众、新就业群体、环卫工人的“幸福感”;增强“一老一小”、外来务工人员、残疾人等群体的“获得感”;提高应急、突发事件情况下的“安全感”。努力探索发展“惠民慈善、法治慈善、精准慈善、联动慈善、文化慈善、创新慈善”,在保障民生中彰显慈善担当,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贡献慈善力量。力争江苏第一、长三角走在前列、全国一流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苏州新实践贡献慈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