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1 13:31
在外卖行业高速发展的当下,网约配送员面临的安全风险不容忽视。为关爱苏州市网约配送员,6月25日,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各出资15万元,为苏州大市范围内6万名在岗在册网约配送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这份保险让骑手们在为生活拼搏时多了一份保障,也让他们的家人多了一份安心。”据饿了么公共事务江苏总监宋吉祥介绍,目前其公司平台共有骑手2.17万名,他们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在风雨中奔波,在车流间穿行,工作环境复杂,意外风险时刻存在。
为精准落实慈善关爱,项目前期,苏州市慈善总会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市场监管局的关心指导下,与苏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7家外卖平台企业多次沟通,深入调研。据不完全统计,苏州市现有网约配送员6万余人,其中专送骑手1.7万余人,众包骑手4.4万余人,骑手每日接单量约135万单。“目前,苏州市网约配送员队伍日益壮大,已成为维系城市运转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这份保险不仅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更彰显了社会公益力量对新兴行业的关怀。”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杭颖表示。
活动现场,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苏州市外卖配送行业党委、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共同签订了苏州市网约配送员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合作协议,保障内容包含意外身故、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等。
今年,弘化社慈善基金会还将分别支持10万元和7万元用于新就业群体困难对象帮扶、苏州市城乡社区工作志愿者团体意外伤害保险项目。“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项目弘扬企业爱心,激发员工热心,传递社会善心,让网约配送员们暖心,切实增强新就业群体与志愿者群体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归属感。”苏州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曹靖表示。
近几年来,在市委社会工作部和市民政局等部门的关心指导下,苏州市慈善总会针对新就业群体开展了一系列暖心慈善项目,为新就业群体融入苏州、逐梦前行保驾护航。
2021年,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联合苏州市快递行业协会、东吴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快递工作者团体意外险项目,为协会下属会员单位的2万名一线快递工作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内容包括意外人身伤害、意外医疗等。2024年,在原有保障内容基础上优化升级,新增意外住院津贴。四年来,该项目共支出80万元,累计为8万人次快递工作者购买意外伤害保险,共理赔11320元,惠及快递工作者4人次。
2024年,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苏州市出租车客运行业协会、苏州市货运行业工会联合会、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共同开展苏州市客运货运行业驾驶员团体意外保险项目。由苏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从在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设立的慈善爱心基金中支出75万元为15万名客运货运行业驾驶员购买意外伤害保险。2025 年,为精准帮扶苏州市 6.7万名在岗持证客运驾驶员和5.9万名在岗持证货运驾驶员,该项目支出保费63万元,共覆盖客运货运行业驾驶员12.6万人次。截至目前,该项目共理赔15.66万元,惠及客货运驾驶员29人次。
2024年,苏州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在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设立苏州市关爱新市民慈善基金,针对在苏州因意外突发事件、重大家庭变故等导致生活困难的新市民,给予最高不超过2万元的资金帮扶。截至目前,该冠名基金共帮扶125名困难新市民,资助金额30.9万元。
从2018年开始,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共同打造了“劳动者港湾”,服务网约配送员、快递员等户外劳动者,为他们提供了休息桌椅、饮水机、手机充电站、微波炉、WIFI等29项基础服务设施。截至2024年12月底,对外开放“劳动者港湾”203家,累计服务社会公众超223万人次。2025年,苏州市总工会、苏州市慈善总会(基金会)联合开展“关爱困难职工及户外劳动者”项目,用于帮扶经苏州市总工会认定的在档特困职工家庭、深度困难职工家庭、相对困难职工家庭和意外致困职工家庭;支持户外劳动者驿站建设,在驿站中配置矿泉水等物资以供户外劳动者使用。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劳动者驿站共1220个。
为保障苏州市困难新市民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21年,苏州市慈善总会联合苏州市司法局、苏州市律师协会合作开展“法律援助新市民劳动者”项目,针对新市民劳动者劳务纠纷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截至目前,该项目已惠及138名困难新市民劳动者,总计支出35.09万元。
从快递小哥到客运货运司机,再到网约配送员;从保险保障到资金帮扶,再到多元服务关怀,苏州市慈善总会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关爱体系,让新就业群体在苏州这片土地上,收获更多的幸福与美好,共同绘就城市美好生活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