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退出
  •  
1 2 3 4 5
  • 首页

  • 资讯中心

    • 总会资讯
    • 县域动态
    • 行内动态
    • 慈善视频
    • 法律法规
    • 电子杂志
  • 慈善项目

  • 慈善基金

  • 信息披露

    • 收支明细
    • 年度工作报告
    • 年度财务报告
    • 年度审计报告
    • 年度收支报告
  • 关于我们

    • 机构介绍
    • 会员单位
    • 机构章程
    • 组织架构
    • 机构资质
    • 捐赠方式
    • 联系我们
  • 阳光慈善

增放鱼苗·保护太湖项目

备案编号:533200005091591452A19009

已筹款: ¥579431.30元

已使用: ¥579431.30元

捐赠人次:5960

拨付人次:1

项目有效时间:长期有效

项目类型:社会公益

金额
我要捐款 未开始 已结束

最新项目更多>>

  • 助学圆梦

    已筹款:¥6808.70
  • 甘肃地震应急救援

    已筹款:¥451970.31
  • 项目介绍
  • 项目收支
  • 项目进展

“水上有白帆,水下有红菱”这是大家心中理想而美好的水质环境。但水中有藻类,甚至是“水质破坏者”蓝藻爆发时,美丽的湖泊将可能变得“伤痕累累”。

太湖作为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流域是其周边约3500万人饮用水的第一选择。目前太湖水系水质的污染显得十分突出,富营养化严重,水质的恶化常常诱发水环境灾害事件的发生。每年太湖蓝藻水华的爆发,造成巨大的社会经济损失。

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以水体中的藻类、枝角类、桡足等为食,是典型的浮游生物食性的鱼类。一条花白鲢,如果要长0.5公斤肉,则要吃掉约17公斤藻类等浮游生物。所以放流鲢鳙等“食藻鱼”,利用鲢鳙鱼的摄食,可以控制水体中藻类密度,抑制蓝藻爆发。

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护生组在太湖渔政的指导监督下,在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共开展108场护生活动。投入1370余万元,组织环保护生志愿者人数7339人次,服务时间44034小时,放流淡水爱心鱼苗约6300万尾。

监测数据表明,科学方法所放流的鲢鳙等“控藻鱼”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大规模放流鲢鳙鱼,可利用鲢鳙鱼的摄食控制蓝藻密度,降低水体浮游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改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从而有效改善水体环境,抑制蓝藻爆发,让太湖湖水自我修复。让江河湖泊回归“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的美丽景致。


【项目预算】

0.2元=1尾爱心鱼=爱心鱼儿约可食136斤蓝藻

2元=10尾爱心鱼=爱心鱼儿可食1360斤蓝藻

20元=100尾爱心鱼=爱心鱼儿可食13600斤蓝藻

200元=1000尾爱心鱼=爱心鱼儿可食136000斤蓝藻

2000元=10000尾爱心鱼=爱心鱼儿可食1360000斤蓝藻

(以上为2019年8月,100尾/斤左右鱼苗夏花的价格,所食用蓝藻的重量是按每条鱼成长到4斤得出)

说明:此项目开展方式以本社项目组自主策划实施的爱护生命项目,由于成品鱼及鱼苗的规格、价格、尾数比等差异,鱼苗的采购价格根据市场行情的浮动而变化,最终以实际采购价格为准。

【项目执行机构】

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

【善款使用预案】

本项目“最低可执行金额”为0元。

【管理费说明】

本项目不收取公募管理费用,执行机构管理费通过其他渠道筹集。

【执行计划】

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项目组将2019年9月起,在太湖渔政的监督指导下,联合共同理想信念之团队,组织志愿 者每月开展1次以上放流活动。

【项目效果】

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已开展108场护生活动投入1370余万元,约6300万尾。

【执行能力说明】

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是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于2013年5月正式注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人文道德素养”为宗旨,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开展赈灾济贫、养老救病、慈幼助学、印送善书、爱护生命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4A级社会组织,2017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

【关于我们】

苏州弘化社慈善基金会是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于2013年5月正式注册成立的非公募基金会。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人文道德素养”为宗旨,致力于推广传统文化,开展赈灾济贫、养老救病、慈幼助学、印送善书、爱护生命等各项社会公益事业。2016年被评为江苏省4A级社会组织,2017年被认定为慈善组织。

项目收支

查看更多>>

项目进展

查看更多>>
评论
X

江苏苏州市慈善基金会 对本站数据有疑问请致电联系0512-65243339

备案号: 苏ICP备18041553号-1

技术支持:北京厚普聚益科技有限公司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