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4 14:14
年轻时,热血报国,鲐背之年,爱心助人…在常熟,一对年龄加起来已192岁的老夫妻一次次用行动书写温暖故事。他们就是王丰和王渭云夫妇,王丰今年97周岁,王渭云95周岁。日前,小编走进这对夫妻家中,他们正并肩坐在桌前,翻看相册。这本相册由常熟市慈善总会制作,记录着两位老人的慈善故事。

相册里,载着绵绵不断的善意
2023年8月,河北涿州遭遇严重水灾的消息传来,常熟市慈善总会迎来了一对最年长的捐赠者——两位年过九旬的老人冒着酷暑相互搀扶而来,郑重地将5万元善款交到工作人员手中。

原来,两位老人退休前曾在河北工作生活多年,河北是他们的第二故乡。在电视上看到当地灾情的画面后,他们寝食难安,决定捐一份善款、尽一份力量。
在向灾区捐款的同时,他们还专门捐出3万元用于本地慈善助学,希望能够帮到需要帮助的孩子。
去年,两位老人再次来到常熟市慈善总会捐出10万元,用于帮助大病困难患者。

“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几十年前的,穿不坏,吃也吃不了多少,所以有点积蓄。有一次在电视里看到有些癌症患者比较困难,得病以后家庭经济受影响。我自己也得过两次癌症,深有体会。所以我想表表心意,能让他们心态好了以后更有力量抵抗病魔。”王丰表示。
“我肯定支持他,因为我们自己的基本生活可以了,多余的钱子女也不需要,所以能帮就帮一点。”王丰妻子王渭云说。
善款,为37个家庭点亮希望之光
常熟市慈善总会收到王丰和王渭云夫妇的捐款后,将捐款送到了37名大病困难患者手中,顾先生是其中一位。日前,小编来到他家中,见到了他的妻子陶女士。“我们夫妻俩都生病了,我老公已经第三次复发了,在肝上。现在已经开始吃第四代药了,一个月需要2千多元药费,一年就是2万多元。我是乳腺癌,确诊两年多了。儿媳妇要服侍我们,家里只有我儿子在上班。真是非常感谢两位老人。”
从火箭到慈善:永不褪色的初心
王丰于1949年参加工作,曾参与过我国第一枚火箭的研制工作。离休后他积极发挥余热,支持家乡常熟创办了卫星通信设备厂。
2021年7月,王丰签订捐遗协议,自愿百年之后无偿捐献遗体。
从青丝到白发,从科研一线到慈善之路,岁月流转,爱心永恒,老人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不忘初心、奉献不止”的家国情怀。
两位老人的故事不仅是爱心奉献的温暖注脚,更是一曲跨越时代的情怀赞歌。
(来源:常熟发布)